
133-5264-8458
生魚應該如何養殖水質管理生魚魚苗批發
生魚魚苗經常調節水質,防止水質惡化。高密度養殖會產生大量糞便,如不換水將造成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大大增加,水體溶氧含量減少,影響生魚食欲,出現生魚吐料現象,從而影響生魚生長,且容易孳生各種病菌。因此,要經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質惡化。同時也可以加入微生態制劑來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生魚魚苗養殖魚苗投放時間生魚魚苗價格魚種投放放養時間多集中在4~7月份。放苗前,先放20~30尾試水,以觀察水體藥性是否消失。放養規格要整齊,魚種健壯,無傷病,過篩后按大小規格分塘飼養。放苗量視放養規格及養殖模式而定。一般全長3 cm規格的魚種每667 m2放7 000~10 000尾,全長10 cm魚種每667 m2放5 000~6 000尾。若水質良好,飼養經驗豐富,則可以適當提高放養密度;反之,則應該降低放養量。
生魚魚苗哪里有循環養殖
生魚魚苗批發魚種投放放養時間多集中在4~7月份。放苗前,先放20~30尾試水,以觀察水體藥性是否消失。放養規格要整齊,魚種健壯,無傷病,過篩后按大小規格分塘飼養。放苗量視放養規格及養殖模式而定。一般全長3 cm規格的魚種每667 m2放7 000~10 000尾,全長10 cm魚種每667 m2放5 000~6 000尾。若水質良好,飼養經驗豐富,則可以適當提高放養密度;反之,則應該降低放養量。池塘要求
生魚精養池以土池為好,因土池的造價低且適合生魚的生活習性,同時也便于調節水質。水面大小均可,但是水面太小則水質易變壞,難于調節;太大則容易造成生魚苗攝食不均,馴食困難,難于管理。因此,精養塘一般2 001~6 670 m2為宜,水深1.5 m以上,池底有10~15 cm淤泥,魚池四周環境安靜,排灌方便。種魚下池前,要將魚池徹底排干曬底,用生石灰和茶粕清塘消毒,池水p H值要求為7.8~8.5,透明度為30~40 cm。
生魚魚苗批發經濟價值
生魚是鱧科魚類中個體大、生長快、產量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經濟魚類。生魚的地方名有:黑魚、財魚、烏棒、斑魚、蛇頭魚、孝魚、默頭魚等。生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淡水魚類,是一種營養全面、肉味鮮美的高級保健食品。
生魚骨刺少,可食率63%。在中國南方地區,尤其是在兩廣和港澳地區,生魚一向被視為病后康復和體虛者的滋補珍品。廣東馳名的“生魚葛菜湯”甚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生魚適應能力強,生長迅速,運輸方便,近年來隨著國內養殖業的發展和國外貿易的需要,生魚漸成為產銷兩旺的特種養殖品種,生魚的養殖技術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生魚魚苗批發生長條件
生魚為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自然界生魚主要以小魚、蝦、蛙、和蝌蚪、水生昆蟲及其它水生動物為食。因魚體大小和棲息環境的不同,其攝食的食物種類也不同。魚苗期主要以橈足類、枝角類和搖蚊幼蟲為食,當體長達3厘米以上時,轉向以水生昆蟲為主,也吃一些小型魚蝦,當體長達8厘米以上時,則以魚蝦為主要攝食對象。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魚體的長大,當食物不足或規格大小相差懸殊時,生魚有自相殘殺的習性,因此,養殖生魚要注意放養規格一致,尤其種苗培育階段,應根據大小實行多級分養。在自然條件下,2齡前為生魚體長加速生長階段,生長旺盛,2齡后進入性成熟階段,魚體增長速度減慢。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使用膨化飼料投喂,夏季高溫時節養殖4個月后,斑鱧(港種)可達1.0~1.2斤,雜交種養殖3個月可達2斤。
生魚魚苗批發病害防治
生魚的養殖是一個集約化、高密度的生產過程,與野生自然環境下相差很大,所以這就大大增加了魚種感染各種各樣疾病的可能。一旦發病,很容易使病情擴散,即使采取治療措施,花費往往很高而結果也未必理想,給養殖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在生魚養殖過程的病害防治,應注重于“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
魚的發病,是魚體、病原體、環境三者相互作用下,魚體抵抗力在這種環境中不足以抗衡病原體毒力而形成魚體患病的。了解到這一點,對于生魚的病害防治,可從改良環境、增強生魚抵抗力、減弱病原體三方面來著手。
(一)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魚體自身抗病能力。
主要是合理放養,適量投喂,保證飼料質量,加強日常養殖管理。
(二)改善生態環境
保持水質干凈清新及各理化因子的穩定性,定期殺蟲消毒,定期更換新水,潑灑凈水劑或光合細菌,保持水環境的穩定性。
(三)藥物防治
用藥物來抑制和殺滅魚體和水環境中的病原體,降低其毒力。
常見的生魚病害有: